培育优良菌种 帮助农户增收
从黑龙江省东宁市驱车一路向北,培育来到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,优良一栋栋温室大棚依次排开。菌种大棚内,帮助秋季挂袋木耳菌包迎来了收获。农户
密密麻麻的增收菌包之间,东宁市食用菌研发中心主任郭雯时而俯下身,培育时而抬起头,优良认真观察木耳长势。菌种“棚里要保湿、帮助保温、农户通风,增收这几天最好把棚头的培育门都关上。等采摘的优良时候,再将棚边塑料布抬高一些,菌种增加棚底通风。”郭雯叮嘱菌农。
郭雯今年36岁,是土生土长的东宁人。10年前,她从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时,老家正在引进相关人才,而她正好符合条件。
东宁气候温和湿润、地貌独特,是重要的黑木耳生产基地。凭借自身的学历和能力,郭雯应聘到东宁市食用菌研发中心。
“东宁非常重视人才培养,给予我们施展才干的平台。”郭雯说,东宁市目前有黑木耳研发机构14家、黑木耳产业科技型企业2家,从事科研和技术指导的人才超过200人。
“为了给菌农提供参考,我们做了菌种对比实验研究,拌料、装袋、灭菌袋都自己做,出耳时整天待在大棚观察长势、记录数据。如此循环往复,我们把东宁10多种常见菌种摸索清楚,明确了适宜的栽培模式,淘汰了弱势菌种。”郭雯回忆。
菌农对种植环节的技术需求较多,郭雯每天专业书籍不离身,在学习文献的同时,还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。
熟悉郭雯的人都知道,大棚和实验室是她最常待的地方。
“这是新引进的黑木耳杂交菌种,马上就可以推广种植!”实验室里,郭雯身穿白大褂,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试验菌包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“新菌种的优势是菌丝强壮、出耳快、采摘时间早、产量高。菌种抗逆性强,可以降低菌包染菌率,减少损失。平均每袋干木耳产量达60克,较以往菌种产量提升10%至20%。”郭雯介绍。
为丰富黑木耳菌种种类及拓展食用菌多元化栽培,郭雯团队积极创新,推进杂交菌种选育试种、富硒木耳栽培等课题研究。
“我在调研时发现,木耳种植过程中,灭菌时长非常关键。时间短了会导致灭菌不彻底;时间长了的话,生产周期也长,影响种植经济效益。”郭雯说。
如何找到最优的时间节点?郭雯逐个分析种植环节,评定操作过程的风险等级,最终找出关键控制点——灭菌条件。
那段时间,她整天泡在实验室里,终于有了新发现:把传统的常压灭菌8小时延长至12小时,可降低5%的杂菌率。
杂菌率越低,木耳品质越高,菌农收入也就越高。郭雯将这一技术参数耐心地向菌农讲解和宣传,通过增加菌包成品率,每年全市累计减少损失4000万元。
作为科技特派员,郭雯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100多场,培训千余人次。从菌种培养到栽培管理,从营养成分到加工方法,培训内容涵盖黑木耳种植各环节。交谈中,郭雯的手机响个不停。“我们给市里6个乡镇都建了技术指导群,分享种养知识和栽培技术、解答菌农疑惑。这段时间24小时在线。”郭雯说。
眼下,菌农忙于明年菌包的制作,这是决定黑木耳收成的关键。郭雯经常下乡探查问题,一对一指导。“我会坚持做好这份工作。”郭雯说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本报记者 刘江伟12月19日凌晨,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在睡梦中安然离世,享年89岁。听到谢芳逝世的消息后,她生前的亲友、影迷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哀悼,追念她优雅大方的银幕形象,回忆她曾经饰演的那些动人角 ...[详细]
-
◎本报记者 朱 虹 李丽云无人分餐、按克售卖、智能称重……这样“聪明”的食堂你体验过吗?这个秋季学期开学以来,许多哈尔滨理工大学师生来到该校新开的智慧食堂“打卡”。智慧食堂可实现从选餐到结算的全自动化 ...[详细]
-
■本报记者 卫中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)统计,至2024年11月,已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,收视规模超5亿户次,千万级别观众规模剧片占比48.3%。微短剧收视总时长占比是其播出时长占比的1 ...[详细]
-
中国经济网渭南11月4日讯记者 鞠然 许怡)1日,“2024年食品安全三秦行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”深入陕西省渭南市,聚焦当地企业在强化食品安全管理、提升产品品质、引领产业高质量升级方面的探索与实践。在渭 ...[详细]
-
考古发掘现场。记者从芜湖市繁昌区获悉,近日,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芜湖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芜湖市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,在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神墩头遗址正式开展考古教学实习实践工作。神墩头遗址 ...[详细]
-
定档海报由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、改编自全球知名经典游戏的电影《刺猬索尼克3》内地正式定档2025年1月10日!定档预告与定档海报同步释出。超音速的索尼克、超呆萌的塔尔斯、超强壮的纳克鲁斯集结,这一次 ...[详细]
-
1905电影网讯 迪士尼动画电影《海洋奇缘2》,在褪去感恩节假日光环的首周末依旧势头强劲,全球总票已达6亿美元,上映仅两周就拿下2024年全球电影票房榜第五位,直逼《沙丘2》7.14亿美元)而来!上周 ...[详细]
-
中国经济网渭南11月4日讯记者 鞠然 许怡)1日,“2024年食品安全三秦行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”深入陕西省渭南市,聚焦当地企业在强化食品安全管理、提升产品品质、引领产业高质量升级方面的探索与实践。在渭 ...[详细]
-
泗州戏。泗州戏:原名“拉魂腔”,宿州、蚌埠传统戏剧,我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,以优美的唱腔、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、大江南北,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。凤阳花鼓:又称双条鼓、打花鼓、花鼓小锣,流行于明 ...[详细]
-
肉类食品的丰富程度往往衡量着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。从“吃不上肉”到今天为了健康养生有选择性地吃肉,中国人的肉类消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近年来,随着全民对营养健康日益关注,肉类消费不断升级,不仅直接推动 ...[详细]